1911年,对阿德勒来说,在学术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年。那一年,一位德国哲学家怀亨格(Hans Vaihinger)出版了《“虚构”的哲学》(The Philosophy of “As If ”)一书。这书对阿氏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。怀亨格主张:人类是凭借一些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虚假目标而生活。纵然这些目标在经验上都是虚构的,但我们并不怀疑其真实性。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深受其影响。阿氏在怀亨格的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洛伊德观点的地方。他领悟到: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,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,而不只是其过去的经验。这种目标虽然是虚构的,但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个人的期待作出种种行为。阿氏亦指出,这些目标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。他把这种虚构目标之一称为“自我的理想”,个人借此获得优越感,并能维护其个人尊严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阿德勒曾在军中服役,充当军医。其后,他又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中从事儿童咨询工作,并在维也纳公立学校开创了许多儿童咨询诊疗中心。同时,他亦致力于训练教师、社工人员、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,并首创亲子关系的公开讲座。他指出,自己的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子女间的关系,还可以涵盖师生关系。阿氏学说对教师影响深远,后来多位个体心理学家都受到他的影响,将其理念和观点活用于教师教育上。
声明: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,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权,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,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,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,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,并无法代替原版,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;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您觉得满意,请购买正版。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,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